潮流興創業,不論是不願打工的年輕人,或是已厭倦工作的成年人,都希望一嘗「自己做老細、追逐夢想」的心願,來創一番事業。社交媒體經常分享不同人的追夢及創業故事,看見那些創業者的自由、成功、光輝的故事,更令追夢者趨之若騖! 其實我都是其中一位創業者,多年前放棄了一個在別人眼中既穩定又收入好的教學工作,利用自己另一個專業去開創自己的心理成長支援服務公司,自己就是品牌,由零開始,做自己想做的事。當時覺得自己做事一向都很自信、自律、獨立及果斷,亦有些市場觸覺,有理想、有熱情、有衝勁,拿著心口的「勇」字,就辭去當時的工作,追尋自己的理想。經過多年的堅持,「摸著石頭過河」,雖然公司仍未算「掙大錢」(這亦不是當年創業原意),但總算上了軌道,夠吃一餐飯,都算對得起自己! 近日與不同的朋友分享創業的歷程及經驗,覺得很多朋友都是被那些成功創業的故事吸引,而希望成為自由工作者(Freelancer) 或企業家(Enterpreneur),自己作為過來人,當然我並不否定,自己創業的吸引力及好處,但亦不忘提醒大家所見到的成功故事只是光輝的一面,大家看不見的是他們背後的努力、投入、困難、辛酸、掙扎、迷惘、質疑、孤單等一面,甚至是更多失敗的故事!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想追逐的夢想,但不是毎個人都適合做自由工作者或創業者。我相信如果有打算創業的朋友,不妨先認真了解自己的性格,是否擁有這些創業者的特質,做好準備,再去追夢! 創業者的特質: 慾望及熱情 (Desire and Passion):我有要成功的慾望,能堅持地去做要做的事。 能量 (Energy):我有耐力去面對困難。 面對不能預知未來的勇氣 (Ability to thrive on uncertainty):我能面對有很多問題,但很少答案的工作狀況。 決心及抗逆力 (Determination and Resiliency):我能在困難時堅持,並快速復元。 責任感 (Accountability):我會為自己的成功與失敗承擔責任。 說服力 (Persuasiveness):我有足夠的能力去說服我的投資者及員工。 自律性 (Self-Discipline):我會為成功的事業做任何事。 自信心 (Self-Confidence):我有信心我能去解決所有的問題。 社會責任 (Social Responsibility):我願意將我的成功,回饋社會。 道德觀 (Ethics):我可以真誠地與不同人仕相處。 相信制度 (Ability to Value Appropriate Control Systems):我相信利用一些管理方法去運作公司。 解難能力 (Problem Solving): 我有能力去解決不同的問題。 社交網絡 (Networking):我可以與不同人仕建立策略性的關係。 市場觸覺 (Market Awareness):我可以知道市場的需要及有潛力的發展方向。 低支援需要 (Low Support Needs):我可以自我鼓勵及支援自己,而不經常需要別人的幫助。 行商知識 (Business Knowledge):我知道如何讓公司有效運作及作出合理的商務決定。 知人善任 (Good People Judgment):我有能力看到員工的專長而安排合適的工作崗位。 有興趣進一步了解你的創業者特質,可到以下連結,進行測試,分析一下你有多適合創業! https://www.forbes.com/sites/tompost/2012/06/04/are-you-an-entrepreneur-startup/ 撰文:…

「不愛打工、要做老闆!」你擁有創業者的性格特質嗎?

認識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」(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, SEN)
根據香港教育局(EDB)的定義,有特殊教育需要(簡稱「SEN」)的學生是指在學習上有某些困難並需要特別教育支援的學生。 現時,政府採用「雙軌制」推行特殊教育 — 有較嚴重或多重殘疾的學生,教育局會根據專業人士的評估和建議,並在家長的同意下,轉介他們入讀特殊學校,以便接受加強支援服務;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,可入讀普通學校,與普通兒童相處,從而在教育上充份獲得裨益。家長可透過現時的派位機制,為自己的子女選擇入讀心儀的學校,而學校須推行「全校參與」 模式的融合教育,以便有效地照顧學習差異,提升整體的教學效能。 現時有八大類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,可於普通學校就讀,並得到教育局的支援服務。 1. 特殊學習困難 讀寫困難是一種最常見的特殊學習困難,學生雖然有正常的智力和學習經驗,卻未能準確而流暢地認讀和默寫字詞。一般來說,他們有以下的特徵: 口語表達能力較文字表達能力為佳; 閱讀欠流暢,並時常錯讀或忘記讀音; 儘管努力學習,仍未能默寫已學的字詞; 抄寫時經常漏寫或多寫了筆畫; 把文字的部件左右倒轉或寫成鏡像倒影;及 較易疲倦,需要更多的注意力去完成讀寫的作業。 2. 智力障礙 與同齡朋輩比較,智障學生整體發展遲緩,在下列的學習範疇有顯著的困難: 思維比較具體,抽象及邏輯思考力較弱; 記憶力弱; 注意力較短暫,容易分心; 語言表達能力弱、掌握的詞彙有限、或有發音不準; 四肢或手眼協調欠靈活,影響日常自我照顧的能力;及 社交能力較弱。 3. 自閉症 自閉症徵狀通常在幼童三歲前出現,他們主要在社交發展、 語言溝通及行為方面有下列明顯的障礙: 社交方面:學生常生活在自己的天地中,不善於察言觀色,不懂得易地而處; 語言溝通:學生的口語發展遲緩,常運用刻板、重複或鸚鵡式的說話;及 行為方面:學生經常堅持某些行事方式,如只乘坐某一路線的巴士或特定的座位,又拒絕改變日常生活習慣。 4. 注意力不足 / 過度活躍症 學生通常有以下三項特徵: 注意力散渙:與同齡學童相比,他們的專注力明顯不集中和短暫,又容易受外界干擾而分心;做事亦欠缺條理,對細節不留心,常有疏忽的表現; 活動量過多:在課堂中,他們難以安坐,會經常手舞足蹈或不停地把弄附近的東西;及 自制力弱:他們通常沒有考慮後果便衝動行事; 不待問題完成便搶着說出答案;常打擾別人; 沒有耐性排隊輪候;以及沒有耐性依照步驟完成工作。 5. 肢體傷殘 肢體傷殘泛指中樞及周圍神經系統發生病變,外傷或其他先天性骨骼肌肉系統發病所造成肢體上的殘障,以致某方面或多方面的日常活動受到妨礙或限制。常見的類別有腦麻痺、癲癇、脊柱裂及肌肉萎縮等都影響學生的行動、說話、書寫及日常活動。 6. 視覺障礙 視障可分為完全失明及低視能。如果對光線沒有感覺,即沒有視覺功能,就是完全失明。如果配戴眼鏡或透過手術矯正後,以視力較佳的一隻眼睛計算,視覺敏銳度為 6/18 或更差,即為低視能,而根據視覺敏銳度及視野的情況,可再分為輕度、中度 或嚴重低視能。 7. 聽力障礙 聽覺系統任何一部分出現毛病,聽力都會受影響,因而影響言語及溝通的能力。如兒童的聽力閾高於 25 分貝,已屬有聽障。 聽障程度可分為五個級別:輕度聽障(聽力閾由 26 至 40 分貝) ;中度聽障(聽力閾由 41 至 55 分貝); 中度嚴重聽障(聽力閾由…

心理學家又豈止得一種!- 認識不同專科的心理學家
在香港,大眾普遍較認識臨床心理學家或教育心理學家,凡與心理有關的問題,都只想到要找臨床心理學家,其實大家又知不知道他們的専長是什麼?記得有一次電視節目「學是學非」,找來一位臨床心理學家,解答一個常見的行為現象,可惜她未能想起這行為現象正是社會心理學中的經典理論,只是以一般常識來解釋。其實完全理解這位臨床心理學家的困難,因為節目中的問題並不是她的專業範疇,而製作人亦只知香港只有臨床心理學家,而沒有找正確的專家作答,就如找了兒科醫生解答精神科的問題一樣! 其實心理學家又豈止得一種!就如醫生一樣,有不同的專科,兒科、皮膚科、精神科等,他們各自有自己的專責範疇。本文嘗試根據英國心理學會對各心理專科的分類及專科支部,介紹不同專科的心理學家及其主要專責範疇。 在介紹各心理學專科之前,我想先介紹英國心理學會(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, 簡稱BPS)。英國心理學會歴史悠久,成立於1901年,是國際上擁有會員人數最多的心理學會之一,現時超過33,000名會員,英國心理學會亦是英國唯一法定註冊特許心理學家的組織( a Register of Chartered Psychologist)。正因爲英國心理學會的歷史及法定地位,所以相信可以提供較全面的參考價值。 英國心理學會有多個不同的支部,以容納及支援在不同專科範疇工作的心理學家,現在有九個專科及十個支部。只要能成為特許心理學家(Chartered Psychologist) ,就代表在其專科範疇上的法定專業資格。 臨床心理學家 (Clinical Psychologists) – 臨床心理學以行為異常與心理疾病患者為主,包括焦慮、抑鬱、學習困難等,並實際從事心理疾病的診斷、治療及預防等工作。 輔導心理學家 (Counselling Psychologists) – 輔導心理學的目的旨在幫助生活適應或心理異常者,包括家庭暴力、性虐待、創傷等,由了解自己,到認識環境,澄清觀念,解除困惑,進而革除不良習慣,重建積極的人生。 教育心理學家 (Educational Psychologists) – 教育心理學主要關注兒童及青少年在學校環境中的情況,旨在解決教學上的實際問題,包括學習困難、社交、情緒及發展障礙等。 法律心理學家 (Forensic Psychologists) – 法律心理學旨在幫助罪犯設計及推行更新計劃,改善犯罪行為。另外亦幫助監獄中的職員及罪犯減壓。此外,在司法程序中,探究犯罪動機及犯罪證據的可信性,並提供專家意見。 健康心理學家 (Health Psychologists) - 健康心理學旨在助人調適生活,推廣精神健康,預防疾病,提升病後康復工作的效能。 神經科學心理學家 (Neuropsychologists) – 神經科學心理學旨在幫助有身體障礙、腦創傷、中風、癌症的患者,此專科是需要對臨床及神經科學有一定認識的專業。 工業心理學家 (Industrial Psychologists) – 工業心理學旨在研究工業從業人員的行為,藉以解決工作環境上的問題,提升生產效率。此外,亦會對人事管理及行政安排等提出專業意見。 運動心理學家 (Sport or Exercise Psychologists) – 運動心理學旨在幫助運動員及教練訂定目標,面對壓力,調整心態,提升運動質量及成績。此外,亦會對運動創傷後的運動員進行輔導。 學術、研究及教學心理學家 (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Psychology) – 學術、研究及教學心理學主要指在大學或學校教授心理學的心理學家。其工作包括課程設計、教學、評估等,讓心理學學生可以在心理學專業上有不斷的發展。另外,學術研究與教學是不能分割,負責設計及進行不同主題的專科研究,亦需要掌握最新研究成果,所涉獵的範疇非常廣泛。 而香港的情況,根據香港心理學會的分類,現有四個支部,包括臨床心理學、輔導心理學、教育心理學及工業/職業心理學。香港心理學會成立於1968年,正因爲心理學專科在香港歴史相對較短,而其支部亦以臨床心理學及教育心理學支部為主,所以普遍市民對此兩個専科較為認識。…

「睡眠與夢」講座

身心健康由飲水開始
當天氣炎熱時,我們很自然會飲較多水,可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。其實,我們無時無刻都應該多飲水,因為充足的水分是我們的身心健康的最基本要素。 當我們身體缺水時, 8% 的血液會流失,這會引致血管收縮,血壓上升,增加心臟病及中風的可能性。 26%的細胞間隙會流失,這會提升身體酸度活躍,引致腎石及減弱抵抗力。 66% 細胞流失,這會引致高膽固醇,降低新陳代謝,加速老化。. 身體出現缺水時的特徵 口乾 飲水可以滋潤口腔內及喉嚨,並會持續保持濕潤。但含糖飲料只可以提供短暫的解渴作用! 2. 皮膚乾燥 皮膚是身體最大及最需要水分的器官。缺乏水分就不能出汗,而令身體未能排出污垢,油脂積聚。 3. 感覺口渴 特別是酒後,因為酒精會蒸發身體所有的水分,所以如何你感感覺口渴,就代表你的身體發出訊號,身體需要水分! 4. 眼睛乾澀 身體缺水亦會令眼睛乾澀。 5. 關節痛 身體的軟骨及脊柱椎間盤由80% 水分組成。而充足的水分可以讓關節應付突如其來的身體活動及震盪。 6. 肌肉密度減低 肌肉內亦含有大量的水分。在運動前後及運動時飲用足夠的水分,可以讓身體將水分帶到需要的身體部位,亦可減低肌肉酸軟及發炎的機會。 7. 發病的復元期變長 飲水可以幫助身體排毒。不同身體的器官有助分辨及排出毒素,但如身體缺水,器官便無法有效地工作,於是器官會借用血液中的水分,這便會進一步引起其他的身體問題。 8. 身心疲累 由於身體缺水,器官會借用血液中的水分來維持功能,但血液中沒有足夠水分,亦代表沒有足夠的氧份帶到身體各部位,因而進一步令人感到疲倦。 9. 感到肚餓 因血液中沒有足夠水分,而沒有足夠的氧份帶到身體各部位,令人以為需要食物來補充體力,但食物會令身體器官有更大的工作量,而飲水可以回復體力之餘,但不會加重身體器官的工作。 10. 消化問題 缺水會令胃部增加胃酸而傷害身體。 11. 提早老化 身體水分隨著年紀增長而流失更快,表面看到的老化現象,同時發生於身體內部器官上。 Source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WIAWUW1R9_Y

「正視壓力・認識情緒病」講座

Lifetime 心理遊學園

回到校園系列﹣22個校長老師不能對家長說的秘密
在開學日前,老師及校長已密鑼緊鼓地為新學期作出準備。但其實有些秘密是校長及老師很想告訴家長但不能說的想法。 1. 如果家長你有什麼有關學校的問題或不滿,最好在早上跟我們傾。 因為早上我們比較清醒,相對地有較好耐性,比較願意聆聽你的問題。 2. 我們知道不是每一個老師都是好老師。 我們知道有些老師,無論在教學上或其他方面,真的有問題。但因為可能事件仍在處理中,不能公開或未能全面解決,所以當家長投訴時,我們只好安靜細心聆聽你的不滿,而不能告訴你處理方法。 3. 我們極不願意批准學生因為去旅行而請假。 我們希望家長重視上學,如因旅行而請假,卻帶給孩子一個訊息就是”上學不是首要”、”去旅行比上學更重要”、”返少一天半天學都無所謂”。 4. 真的有些孩子在學習上是有困難的。 我們要接受孩子不同的能力,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在學習上有好的表現。 5. 請將家事留在家中。 作為老師或校長,我們有很多學生,每個學生背後都有其家庭的狀況,我們不希望知道得太多太深入的家長問題,我們都會受不了。 6. “我的孩子在家是這樣!” 差不多每一個孩子在家和在學校是兩個不同的表現! 7. 請不要告訴我 “我的孩子不會講大話!” 每個孩子都會犯錯,甚至最乖的孩子更會講大話,就是因為他們乖,所以少犯錯,少被鬧,所以一旦犯錯,就更想講大話來逃避責罵。其實講大話是人類的最基本的防衛機制。 8. 我們不願意聽到家長說:「當孩子發脾氣時,我會打佢!」 9. 校長不是「終審法官」! 希望家長有問題時,先向有關老師反映及傾談,而不是一心只想投訴,要校長做公道,懲罰有關老師。 10. 請不要要求校長要老師增減功課,或安排不安排不同老師任教不同班別及科目。 校長與老師是同一團隊,校長會理解老師的長處,學校整體情況,可安排老師的工作。 11. 每所學校裏都有少部分比較難處理的學生。 學校會盡力教導及輔導這些學生,但要「趕走」這些學生不是學校的原意,亦不是容易做到的事。因為我們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受教育的權利。 12. 孩子是較容易受教的。 教導家長才是最大的挑戰! 13. 為什麼我們喜歡教育工作? 因為這是「生命影響生命」的工作,我們可以啟發及引導孩子成長。每天踏入學校,總會有不同的挑戰,孩子總會帶給我們不同的驚喜(正面及負面)! 14. 家長們,這是孩子的功課,而不是你的功課,請讓孩子自己完成啦! 我們給予孩子的功課,都是根據他們所學的延伸學習,當中可能有些較有挑戰性的部份,只有孩子自己完成,就算全錯,我們才能從中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,要學習的是孩子,家長做功課有什麼意義啦! 15. 校長及老師的一天是行外人無法理解的! 老師及校長的學校生活是「日日新鮮」,這一刻突然學生流鼻血,課堂就沒了。下一刻可能學生要打針,課堂又沒了。小息時,有人打架,又要處理。等到空堂,又要開備課會。放學了,又要帶課外活動。課外活動後,又要回覆家長來電。等各人完成活動,又要開行政會議或各種小組會議。終於可以回到自己的座位,看見高高的「簿山」,準備開始「作戰」,看看手錶,已經是下午6時。這就是老師的一天! 16. 不是每一刻都是適合與家長傾談。 家長請不要利用每一次有機會見到我們的時候,來傾談孩子的問題。有些場合真的不方便傾談,有些學校活動時,我們都有不同的工作崗位,不便傾談,「再約吧!」 17. 如果你及你的孩子不喜歡某位老師,對不起!讓這成為與不同人相處的學習機會! 學校是社會的縮影,總會有機會遇上你不喜歡的人,有時都要學習與不同的人相處。 18. 當孩子不受控或發脾氣時,最佳的即時處理方法就是「置諸不理」。 讓孩子安座房內一角,我們會繼續自己的工作。一方面,我們可以看顧著孩子,另一方面,這樣可以讓孩子及自己冷靜下來,讓孩子反思,讓大家在平靜的心情下,來討論及解決問題。 19. 不要視「教學工作」為一份高薪厚職才加入,沒有教學熱誠的人,不要當教師,請不要誤人子弟。因為這不單影響你的人生,你亦正在影響另一個人的一生。孩子的教育無「Take two」! 20. 我們不是喜歡「叻」的學生,我們更喜歡盡力而為、有進步的學生 。 21. 家長教養子女的工作是不能「外判」的。 不要將全時間都放在工作及賺錢上,孩子的成長是需要父母在旁,工人、補習社、學校、老師是不能取代家長的工作的! 22.…

你是工作狂?你擁有喜歡工作的基因嗎?
有些人是工作狂,有些人做什麼工作都不滿意。基因是否一個因素影響我們的工作滿足感? 很多基因研究發現有很多人的心理特質是先天的基因發展,例如有些人是天生喜歡接受挑戰、受人歡迎、有魅力及有影響力。另外,一些雙生子研究發現雙生子女在年少時在不同地方成長,到他們成年後在不同地方工作,其工作滿足感都是相近的,顯示工作滿足感與基因有一定的關係。 基因如何影響工作滿足感? 1.基因影響我們對環境的適應力 根據進化性格心理學理論,基因影響我們對環境的適應力,即是個人如何理解自己在社會上的定位,而工作是其中一個定位的指標,工作滿足感就是定位的結果。即是如何我們能很快適應不同的環境,自然會容易投入工作當中,會有較好的工作成果,從而帶來工作滿足感。 2. 基因塑造性格,性格影響工作滿足感 基因塑造性格,如果個人屬於外向及情緒較穩定的人,較喜歡他們的工作。 另外,兩個基因製造元素 - 多巴胺 (dopamine DRD4 7R) 及血清素 (serotonin 5-HTTLPR)都是影響性格因素,它們與負面情緒、自尊、願意接受新挑戰、及衝動的性格特質有關。 3. 基因製造元素 - 多巴胺 (dopamine DRD4 7R) - 高水平的多巴胺DRD4 7R 有較低的工作滿足感 多巴胺是一種腦內神經傳導體的,負責控制情緒反應及相應行為,例如做運動時會帶有開心享受的感覺。 研究發現個人有較高水平的多巴胺DRD4 7R會較衝動、興奮、專注力弱、過度活躍、冒險、賭博行為及責任感低,而這些特質一方面可能會產生負面的形象,令上司覺得他是一個不可靠、無心工作的員工,另一方面亦可能會直接影響工作表現,而影響上司對其的工作評估,如評估得分較低可能再影響加薪的情況,最終就會影響整體的工作滿足感。 4. 3. 基因製造元素 - 血清素 (serotonin 5-HTTLPR) - 高水平的血清素 5-HTTLPR 有較高的工作滿足感 血清素亦是一種腦內神經傳導體的,負責控制痛楚、睡眠、情緒、食慾、賀爾蒙的系統,它亦稱為「快樂賀爾蒙」。T 研究發現個人有高水平的血清素5-HTTLPR對正面的訊息較為敏感,所以個人較樂觀及工面,所以對工作亦較易滿足。相反,個人有低水平的血清素5-HTTLPR較為內向及悲觀。 以上研究結果說明了基因除了影響工作滿足感,其實亦會影響領導的風格及其他有關的表現。 Song Zhaoli and Richard Arvey are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visiting professor, respectively,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sation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…

改善情緒的7種天然方法
1. 曬太陽 - 太陽光有豐富的維他命D,是製造血清素的主要來源。因為血清素是在早上製造分泌,只要每天早上利用短時間沐浴在陽光下,很快就能夠對血清素神經系統產生活化的效果。 2. 運動是最天然的抗壓劑!因為運動不但讓他身體健康,而強壯會讓你感覺更有自信。另一方面,運動亦會產生安多酚(endophins),為你帶來開心的感覺。 3. 充足睡眠-因為睡眠就是維修身心的時間! 4. 停一停,讓自己身心休息一下! 當感到有壓力或疲累的時候,情緒自然會低落,此時讓自己休息一下,遠離壓力一會兒,重整心情! 5. 飲足夠的水,因為缺水讓人疲倦! 6. 笑一笑,世界更美妙! 7. 學懂感恩!嘗試欣賞身邊發生的一些瑣碎事,從中找到值得感恩或開心的事! P.S. 此文章旨在讓讀者認識相關的主題及作參考之用,從而了解自己的狀況。如有需要,請進一步諮詢專業人士。 Source: https://www.psychologytoday.com/blog/prefrontal-nudity/201111/boosting-your-serotonin-activity http://www.mindbodygreen.com/0-9599/19-natural-mood-boosters.html 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624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