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專注力訓練」與「專注力」的三大原則

  「專注力訓練」與「專注力」的三大原則 其實好多人對「專注力」可能有不同的理解,特別對小朋友及學生們,以為只要令他們坐定定一、兩個小時,做好工作,就是有好的專注力! 這是「質」「量」的分別!相信不少人都經歷過坐了一個早上,但什麼都做不成!或是孩子坐了兩、三小時,但仍以「龜速」做了少量的功課! 「專注力」在認知心理學中並不是新課題,很多研究指出,人的專注力大約只能維持15分鐘,之後便會直線下降(見圖)。所以「專注力」訓練是「質」的訓練,並非讓人可以坐定定一、兩小時來完成一件工作,而是如何在15分鐘後,可以以最短的時間內,迅速回復及再次提升專注力至最佳狀態,以致在一段時間內,有更多高質、高專注的時間,來處理更多的工作,提升工作效率。 「專注力」的三大原則: 1. 專注力是「培養」出來的,所以適當的訓練是可以幫助提升專注力。 2.  專注力不是「量」,即是不代表長時間專注於一件工作上,而是「質」,即是工作時的專注度(Focus on task)。 3.  專注力是有效運用左、右腦互相交替的成果。左腦是「學習、工作腦」,主要負責文字、邏輯思維等工作,亦即是平時長時間用來學習及工作的部分。而右腦是「藝術、運動腦」,負責圖像、感官、體感等工作。改善專注力就是不要讓「左腦」過勞,左、右腦要互相交替使用,讓腦袋可以發揮最大的功能! 撰文: 陳家慧博士 Lifetime 心理成長支援中心 創辦人及執行總監 英國特許心理學家、英國註冊職業安全及健康顧問、 資深大學心理學講師、教學專業實習顧問老師、學校主任老師 2019年3月13日

老師心聲

教師專業發展講座「分享對患有自閉症同學的有效教學策略」老師心聲

家長心聲

Parents from the Talk on “Tech and Kids: Tips for Parents in the Digital Age”

老師心聲

督學有讚無彈,Miss Chan的課堂好清晰,秩序好好,同學仔亦十分投入課堂! 中學「FUN LEARANING」及「STRATEGY」英文學習小組負責老師

「FUN ENGLISH」英文遊戲學習小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