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緒問題的警號-血清素不足的徵兆

很多健康問題與大腦血清素水平低有關。造成血清素減少的原因有很多,包括壓力、缺乏睡眠、營養不良及缺乏運動等。在降低到需要數量以下時,人們就會出現注意力集中困難等問題,會間接影響個人計劃及組織能力。這種情況還經常伴隨壓力和厭倦感,如果血清素水平進一步下降,還會引起抑鬱。 血清素不足主要有兩方面的徵兆: 生理及情緒兩方面。 生理方面: 慢性及持續的疲勞,如患者長時間處於休息或不活動的狀態 睡眠問題 食慾不振及大量進食高糖食物中毒-患者會因食慾不振,但身體嘗試從高糖食物中製造胰島素(insulin)來補充血清素的不足 體溫失調 偏頭痛或頭痛-這是因為血清素不足而引起的代謝紊亂 腸胃不適-這是因為為血清素不足而引致腸道活動減慢 情緒方面: 情緒低落、社交活動減少 抑鬱-這是血清素不足的主要徵兆 情緒變得敏感,自信心下降、自卑、突然情緒激動、容易哭、表現傷心 對性的興趣減低及抗拒 強迫行為 P.S. 此文章旨在讓讀者認識相關的主題及作參考之用,從而了解自己的狀況。如有需要,請進一步諮詢專業人士。 Source: http://www.progressivehealth.com/low-serotonin-symptoms.htm

認識「快樂賀爾蒙」-血清素

身體內負責調節情緒的主要神經傳導物質主要有三種: 血清素(Serotonin) 是神經傳導物質之一,血清素由腦幹中的一組神經元製造,經由神經線傳導至腦內的其他區域,作為傳遞信息的媒介。主要調節我們的情緒、憤怒、攻擊、睡眠、記憶、學習、體溫調節、性慾、胃口等功能。 血清素 (Serotonin) 是腦部其中一種能令您心情變好的情緒提升素。若缺乏血清素,可引致焦慮感和驚恐感。除此之外,它亦能控制痛楚、滿足感及睡眠習慣等情緒和行為。 去甲腎上腺素 (Noradrenaline/Norepinephrine) 是一種壓力荷爾蒙,影響腦部關於專注力及反應的部份,它 能令人感到焦慮、激動和壓力,亦能影響睡眠方式。 多巴胺 (Dopamine) 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、感覺,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,也與上癮有關。 若因情緒起伏過大,引起交感神經亢奮,易導致腎上腺素、多巴胺、血清素等賀爾蒙不穩定,當腎上腺素過度分泌時,會造成情緒過度緊張;當多巴胺分泌過多,則會造成精神持續處於過度亢奮。而控制腎上腺素、多巴胺的平衡,關鍵就是快樂賀爾蒙-「血清素」。唯有血清素充足,多巴胺、腎上腺素才得以平衡,並有助情緒放鬆、精神穩定,也能使夜晚的褪黑激素分泌充足,提升睡眠品質。 P.S. 此文章旨在讓讀者認識相關的主題及作參考之用,從而了解自己的狀況。如有需要,請進一步諮詢專業人士。 資料來源: http://www.sanofi.hk/l/hk/zh/layout.jsp?cnt=491EE28F-A7CF-4291-AB38-C6D2BBF0E988 http://www.sps.org.hk/gatekeeper/files/health_eating.pdf http://www.qchicken.com.tw/Health/NutritionContent/422

為什麼在公共交通工具上,沒有人願意「讓座」給有需要的人?(三)影響助人行為的四大因素

  助人的心路歷程中,還有四大因素直接影響我們的考慮,包括「客觀因素」、「受助者特徵」、「助人者特徵」、「人際互動關係」。 「客觀因素」是指當時的自然條件,例如當時的天氣狀況,如當時天氣惡劣,助人的機會率較低。但相反,如果是大型的天災,伸出援手的機會可能會較大。 「 受助者特徴」是指我們願意幫助那些自己沒有能力但又需要別人幫忙的人(例如:孩子、老人家、女性等)。我們亦較願意幫助我們喜歡的人(例如:外表好看的人、「靚女」)。我們也會較願意幫助那些陷入困境的人(例如:意外事故的受害者)。 「助人者特徵」亦是另一主要因素,包括助人者的人格特徵 (例如:善良、有責任感、移情能力較強)、助人者當時的情緒(是否疲倦?是否「趕時間」?心情是好?是壞?)、及助人者本身的能力。 「人際互動關係」就是「旁觀者效應」、「責任分散」、「榜樣作用」等社會心理的互動。  

為什麼在公共交通工具上,沒有人願意「讓座」給有需要的人?(二)助人行為的心路歷程

助人行為看似簡單直接,「想幫就幫啦!」,但其實每一個助人行為都會經過5個階段,每個階段的想法,都會影響我們是否願意伸出援手。 5個階段是「注意、動機、評估、防衛、行動」。 第一階段「注意」,我們是否注意到有人需要幫助。如果沒有注意到情況,當然不會加以協助。但當我們注意到之後,我們的考慮包括:「他是否真的需要幫助?」「他的同行者應該可以幫他?」「周邊的人都沒有反應,應該不是問題?」 第二階段「動機」,我們想不想幫手。「旁觀者效應」及「責任分散」的現象就在此階段出現。 第三階段「評估」,我們是否有能力幫手。例如有人遇溺,我的泳術是否足夠我去救他? 第四階段「防衛」,我們會考慮周邊的人會對我的援手如何反應?會不會有人覺得我是「儍瓜」?會不會覺得我「諸事八卦」? 第五階段「行動」,經過以上四個階段的心路歷程,我們才會決定是否伸出援手,而真正做出助人行為!  

珍惜生命 感受人生

給年輕人們及正在經歷困難的朋友: 人生總有高低,沒有經歷過幽暗的低谷,又怎會感受到高山的美景?沒有經歷過傷感,又怎會感受到快樂?沒有經歷的人生,又怎算得上是完美的人生?人生有很多不同的出路,總會能夠找到一條屬於你的人生路?珍惜生命,感受人生!

從心理學角度,了解社會兩極化

 上星期剛結束的立法會新界東補選,落選的中間派候選人,概歎香港沒有中間派了!其實自佔中後,大家都感受到香港變得兩極化,非黑即白,再沒有包容,再沒有妥協! 從社會心理學看,社會作為一個整體,香港已出現一個團體極化(Group polarization )的現象,即是指團體討論(例如:佔中期間,社會上支持及反對的爭議),使成員的決策傾向趨於極端的現象。團體內原先支持的意見,變得更支持;原先反對的意見,變得更反對。 當團體變得極化後,當中的成員會可能改變自己的想法,一些成員可能變得傾向較保守的一方(謹慎𨍭移),又或者是變得傾向較激進的一方(冒險轉移),團體變得較少「中間派別」。

為什麼在公共交通工具上,沒有人願意「讓座」給有需要的人?(一) 旁觀者效應/責任分散

每天在地鐵內,都見到不少老人家或孕婦站著,卻沒有人願意讓座,為什麼? 其實當中原因有很多,但從社會心理學(social psychology)的角度看,這現象可以解釋為「旁觀者效應」(Bystander Effect),意思是當旁觀者人數越多,我們的助人傾向會越低。 另外「責任分散」(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)亦可解釋這現象,「責任分散」即是當有其他人在場,我們會相信自己並非唯一一個可以提供援助的人,總有其他人會幫手的,「多我一個唔多,少我一個唔少」的心態,令助人動機大大減低。但相反,如果現場只得你一個旁觀者,你就會覺得「如果我唔幫手,就冇人會幫」,所以伸出援手的機會率就大大提高。  

為什麼當我們知道自己做錯決定時,仍會「死撐」?

上星期日晚睇「學是學非」,其中一個實驗是請觀眾在兩碗飯中選出較好味的一碗,實際上兩碗是一樣的。當然觀眾最後都選出一碗。 當主持人問:「為什麼當觀眾知道兩碗都是一樣後,仍相信自己所選的那一碗好味些?」 那位臨床心理學家的回答是:「可能是因為自尊及面子的關係⋯⋯」 其實,這實在不只是自尊及面子的問題! 這種現象在社會心理學(social psychology)中,是其中一個最基本的理論,叫做「認知失調」(cognitive dissonance) ,這實驗其實是一個經典例子,簡單的解釋就是當我們知道自己「攪錯了!」或「做錯決定!」時,我們的心裡就會出現不安或尷尬的情緒,為了平復我們這不安的心情,我們就會不自覺地「死撐」,用不同的理由去合理化自己的錯誤!(理論解釋見圖)